1. <table id="iq5eb"></table>

  2. <p id="iq5eb"><ruby id="iq5eb"></ruby></p>

  3. <td id="iq5eb"><del id="iq5eb"></del></td>

    四川省國資委 四川省科技廳 印發《關于促進省屬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來源:規劃發展處 發布日期:2019-09-27 0

    四川省國資委四川省科技廳

    關于促進省屬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委、省政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省屬國有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創新活力,增強創新發展動力、提高創新發展能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參照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央企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結合企業實際,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創新發展的決策部署,聚焦高質量發展、爭創一流企業,把創新驅動作為企業的優先戰略,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著力完善企業創新體系、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培育打造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新經濟新產業,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和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戰略性調整,為四川全面建設創新型省份和經濟強省做出新貢獻。

    (二)主要目標

    經過5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立特色鮮明、要素集聚、活力迸發的創新體系,企業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目標清晰,科研組織架構進一步健全;科技投入大幅增長,年均增長不低于15%,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達到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企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國家級和省級研發平臺力爭達到50個以上,建成一批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創新平臺和產業基地,聚集一批創新領軍人才和團隊,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取得一批創新成果,發明專利數量年均增長5%以上;建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50家,營業收入及利潤貢獻在省屬國有企業占比明顯提高。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1.突出創新規劃引領。企業要堅持突出主業,根據發展戰略,編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創新的重點方向、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制定研發投入、發明專利、重大項目、成果轉化等創新指標,統籌資源配置,加強規劃管理,以規劃引領創新發展。

    2.完善組織管理體系。企業集團領導班子設專人負責科技創新工作,設置或確定科技創新職能管理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設立科技決策咨詢機構。制定完善企業科技創新管理制度,明確集團、分(子)公司、技術研發部門職責定位,加強權屬企業創新工作的指導管理,構建創新戰略、決策、執行、績效管理和激勵等管理體系。

    3.建立技術研發體系。企業要加強內部研發機構建設和科研基礎條件建設,逐步建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工藝及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等研發應用體系,推動研發、設計、工程和生產的有機結合,促進轉型發展。

    4.分類推進企業創新。圍繞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分類推動企業創新轉型。競爭型企業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為核心,加快推動技術、產品、產業、商業模式等創新。功能型企業要以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保障能力為重點,推動管理、品牌、服務、商業模式等創新。制造業企業要加大科技創新和服務創新的融合,服務業企業要加快服務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創新。

    (二)著力打造創新型企業

    1.壯大高新技術企業。支持企業集團根據戰略規劃自主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制定重點企業培育計劃,在重點領域新申報認定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持續推動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做強做優。鼓勵企業集團圍繞新興產業布局,投資并購具有核心競爭力、市場前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推動科研院所轉制企業加快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強與大型企業集團合作,提升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能力。

    2.發展新產業企業。鼓勵企業集團聚焦布局結構調整,加大數字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醫療健康等領域投資,同步布局創新資源,著力突破新技術、開發新工藝、培育新產品,發展一批高成長性的新興產業企業。

    3.建設新業態企業。支持企業集團聚集主業轉型升級,深入推動工程建筑、交通運輸、金融投資、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等領域技術、產品和服務創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大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動數字化轉型,加快商業模式創新,創造新的供給,打造一批科技引領的新業態企業。

    (三)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1.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健全企業研發投入穩定增長的剛性約束機制,將科技創新投入列入財務預算,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加大對科技項目、創新平臺、人才隊伍建設等投入。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支持,依托創新項目,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籌措資金。

    2.加強創新載體建設。統籌規劃企業創新平臺,積極創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研發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公共技術平臺、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載體,申辦院士(科學家、專家)工作站(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持續對研發平臺提質升級。

    3.增強科技研發能力。按照創新儲備一代、研究開發一代、應用推廣一代的原則,制定科技研發計劃,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確定優先發展技術項目,鼓勵企業承擔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聚焦“5+1”產業和16個重點培育產業領域,著力在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節能環保、大數據、民用(通用)航空等領域開發一批新技術新產品,在工程建筑、資源開發、食品飲料等領域開發一批新工法、新工藝,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研制一批新標準。

    4.加大成果轉化應用。支持企業自主投資和采取作價投資、轉讓、許可、合作轉化等方式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建立健全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和激勵分配機制,依法確定職務科技成果權屬,規范和激勵科技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面向產業發展需求,引進重大科技成果,建設中間試驗及產業化開發基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四)推動科技金融融合

    1.發展創新創業基金。統籌運作好雙創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知識產權基金等為引領的產業基金群,整合資源和基金投向,創新基金運作方式,加大新興產業初創期、孵化型項目和企業投入。鼓勵企業聯合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社會資本設立創投基金和特色產業基金,加強與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2.推動金融服務創新。鼓勵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借鑒先進地區經驗,探索設立國有控股的創投企業,創新管理體制和監管方式,投資孵化創新型企業和新興產業。加大科技金融創新力度,發展完善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產品,為創新創業提供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新興產業發展。

    3.創新資本運作。推進創新型企業上市,加大科創板上市企業培育力度,鼓勵投資并購高新技術上市企業。支持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發行可轉債等方式再融資,支持創新型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中期票據,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鼓勵對集團內科技含量高、市場發展潛力大的科技型企業優先實施市場化債轉股,增強資本實力,降低債務風險。推動創新型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跨國公司、行業龍頭、研發機構和優質社會資本等戰略投資者,促進產權多元化。

    (五)大力推動協同創新

    1.深化產學研用合作。推動企業構建開放協同的技術創新體系,聯合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跨所有制先進企業,建設產學研用戰略合作聯盟,聯合組建實驗室、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協同創新平臺,聯合開展產業共性或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著力構建科技+產業+園區+金融生態系統,加快推動數字經濟、醫療健康、通用航空、軌道交通等產業園區建設,打造高層次人才集聚地、產學研用合作和成果轉化載體、建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鼓勵企業主辦、承辦行業創新論壇,建設企業大學,打造新型智庫,推動科技交流和成果轉化應用合作。

    2.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支持優勢企業參與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建立高層次、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布局全球創新網絡,并購重組海外高新技術企業或研發機構,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促進頂尖人才、先進技術及成果的引進合作,提高全球創新資源配置能力。

    (六)強化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1.建設創新人才隊伍。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家、科技人才,推動建立創新型高端人才庫,加大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培育力度。支持企業建設職業技術教育學校,開展人才訂單式培養。鼓勵企業實施柔性引才用才,設立特聘職位、實施聘期管理等,通過項目資助、創業扶持、股權投資等方式,引進、集聚一批對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帶動作用的領軍人才、科技創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2.完善創新人才培育機制。支持企業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養、引進、評價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與管理序列并行的技術序列晉升通道和薪酬體系,實行向創新轉型傾斜的內部分配機制。細化落實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有關政策,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科技帶頭人和科技專家制度。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建立常態化人才雙向交流、雙向培養機制。完善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健全企業內部人才交流輪崗機制。支持企業建立創新項目競聘機制,充分發現和使用創新型人才。

    三、激勵機制

    (一)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落實國家和省級有關支持創新改革,促進企業研發投入的政策措施。省國資委會同科技廳研究建立重點創新型企業庫和項目庫,對企業申報承擔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建設創新載體等,給予資金補助。對在境內和境外主要資本市場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上市融資的企業,省級財政一次性給予100萬元費用補助。企業要從每年留存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項目實施。

    (二)支持企業參與科技規劃。科技廳邀請有關省屬國有企業參與編制全省科技創新規劃和相關技術領域發展專項實施方案;在省屬國有企業集中度高、具有明顯優勢的產業領域將企業的重大創新需求納入相關科技計劃項目指南,在科技專家數據庫中增加省屬國有企業技術專家數量和比重,更多吸收省屬國有企業專家參與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咨詢。

    (三)推動實施中長期激勵。支持和推動創新型企業實施股權激勵、分紅激勵、現金增量激勵等中長期激勵。實施股權激勵總額可達到所屬企業總股本的30%,單個激勵對象獲得的激勵股權最高可達到企業總股本的5%,股權激勵收益作為投資性收入,不與企業工資總額掛鉤,不與其薪酬總水平掛鉤。

    (四)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激勵。落實國家和四川省有關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促進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經第三方符合資質機構評估并按規定程序備案后,企業可以協議方式轉讓技術類無形資產,試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所得作為上繳利潤抵扣項。支持企業建立職務科技成果歸屬和利益分享機制,企業研發團隊及重要貢獻人員可按照一定比例分享科技成果轉化轉讓凈收益,允許企業制定相關制度,在稅后利潤累計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科技成果項目轉讓或許可凈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給予股權、現金獎勵。對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的支出計入當年本企業工資總額,但不受當年本企業工資總額限制、不納入本企業工資總額基數。

    (五)強化創新績效考核激勵。將企業當年開展科技創新、承擔科技項目以及組建或收購境內外研發中心新增的研發支出或購買第三方研發成果等產生的投入,計入當期損益的,經認定可視同利潤進行考核加回。對企業取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并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或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科技成果,在經營業績考核中予以加分。

    (六)加大創新人才引育支持。鼓勵企業按照有關規定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人才培養引進、科技人才(團隊)獎勵和支持人才創新工作。允許企業采用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等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符合《四川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辦法(試行)》所列各類支持對象的,其薪酬按照《四川省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十六條政策》和《四川省引進省內外高層次人才千人計劃實施辦法》規定處理。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落實包括住房、稅收、子女入學等人才優惠政策。

    (七)實施科技創新專項獎勵。允許企業制定專項獎勵制度,設立科技獎勵專項資金,對完成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獎以上的企業或團隊,新認定或收購(并購)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獎勵。省國資委和科技廳按規定申報表彰科技創新貢獻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

    (八)探索創新容錯試錯機制。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環境,符合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方向,依照規定履行了程序,實施科技創新項目過程中已履行勤勉盡責義務,沒有違法違規操作、沒有利益輸送、沒有違反廉潔自律相關規定,但因技術路線選擇失誤導致難以完成預定目標的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經調查認定后,免予責任追究,同時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為后續研究路徑等提供借鑒。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省國資委和科技廳成立推動省屬國有企業創新發展工作協調小組,建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加強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的組織領導,在頂層設計、改革措施和工作保障等方面加強聯動,指導企業開展創新工作,定期組織開展政策宣傳培訓、項目需求對接、科技交流活動,協調解決企業推進創新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二)強化統計監測

    省國資委、科技廳建設省屬國有企業科技創新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創新型企業庫、科技創新項目庫、科技人才庫和政策工具庫,指導企業完善科技創新調查統計制度,加強企業創新活動、創新投入產出、創新型企業經濟運行等統計監測和跟蹤,編寫創新發展報告,總結企業科技創新工作及成效情況,對各企業創新發展情況予以公布。

    (三)強化評價考核

    把科技創新工作作為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創新成效考核力度。實行創新投入和產出分類考核,設置分類指標引導企業強化科技創新,強化企業研發投入、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等指標的考核,將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戶數、研發費用、科技成果轉化、研發平臺建設等指標納入考核內容,對企業留存收益在科技創新方面的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評價。

    (四)建設創新文化

    把創新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鼓勵企業開展群眾性創新文化建設活動,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文化氛圍??偨Y和宣傳企業在創新發展中涌現的新典型、新做法、新機制和新模式,形成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案例和經驗,利用多種形式宣傳企業創新發展的突出成果。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

    1. <table id="iq5eb"></table>

    2. <p id="iq5eb"><ruby id="iq5eb"></ruby></p>

    3. <td id="iq5eb"><del id="iq5eb"></del></td>